• 标题 四部门出台方案: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
    索引号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
    发文机关 信息分类 公开日期
    概述 有效性
    四部门出台方案: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
    日前,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、国家能源局、国家标准委印发《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(2023─2035年)》。
    《实施方案》主要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工作,形成“8+9”的新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。其中,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绿色环保、民用航空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大领域;未来产业聚焦元宇宙、脑机接口、量子信息、人形机器人、生成式人工智能、生物制造、未来显示、未来网络、新型储能等9大领域。
    《实施方案》提出2025年、2030年和2035年的“三步走”目标。其中,到2025年,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、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加快形成。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%以上,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更加高效。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0项以上,培育先进团体标准300项以上,以标准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有力。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10000家以上,以标准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凸显。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00项以上,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%,支撑和引领新产业国际化发展。
    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《实施方案》根据新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准化需求,分解设置了5项主要任务,回答了新产业标准化需要“做什么”与“怎么做”的问题。
    一是建体系。完善高效协同的新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,主要包括协同推进新产业发展战略、规划、政策、标准实施,协同推进新产业各类型标准研制,协同推进新产业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,协同推进新产业技术基础标准化建设,协同推进新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与管理,协同推进大中小企业标准化融通发展等6项具体工作。
    二是强能力。强化标准支撑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能力,提升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联动水平、提升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水平、提升标准制定质量水平、提升标准制定效率水平等4方面工作。
    三是抓新兴。全面推进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,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绿色环保、民用航空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个新兴产业重点标准研制方向,并以专栏形式细化分解标准研制重点。
    四是谋未来。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,提出元宇宙、脑机接口、量子信息、人形机器人、生成式人工智能、生物制造、未来显示、未来网络、新型储能等9个未来产业标准研究方向。
    五是拓空间。拓展高水平国际标准化发展新空间,主要有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、加快国际标准转化、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、推动构建良好的国际标准化合作环境等4项工作。
    原文下载:四部门出台方案: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